饅頭做法簡單、口感蓬鬆暄軟、易存放等特點,人們食用的機會比較多,有的家庭常常會特意一次蒸許多,接下來幾頓飯的主食就有著落了。
饅頭的製作過程大致相同,但因手法及用料的不同,蒸出的饅頭口感也各異,同樣的麵粉,操作手法是決定饅頭口感是否勁道有嚼勁的關鍵,而用料的不同是決定饅頭是否有面香味兒的關鍵。平時我們蒸饅頭大多用酵母,細心的朋友會發現,單純用它蒸出的饅頭味道並不是很好,這也是街邊手工堿面饅頭很火的原因。
過去蒸饅頭大多都用堿面,用堿蒸出的饅頭面香濃郁,但是用量不好把握,要麼堿大了發黃,要麼蒸成了「死面疙瘩」,其實,在發麵的過程,我們用酵母粉的同時,再加少許小蘇打這1調味料,既能縮短麵團發酵時間,還能使蒸出的饅頭面香味兒更濃郁。那麼,具體怎麼做,饅頭才能面香濃郁,口感又勁道有嚼勁呢?現將詳細做法分享給朋友們。
食材:麵粉250g、酵母粉3g、小蘇打2g、溫水適量
製作過程:
1、首先將酵母粉倒入量杯中,加一百毫升四十度左右的溫水,用筷子或勺子攪拌使之充分溶解。
2、將麵粉倒入大一點兒的盆中,向其中倒入酵母水,之後再用筷子攪拌。
3、同樣將小蘇打倒入杯子中,用四十度左右的溫水使之充分溶解。注意:無論酵母粉還是小蘇打,均不能用太熱的水融化,高溫會使其失去活性,影響麵團的發酵。
4、再向加了酵母水的麵粉中倒入小蘇打水,並用筷子攪拌,讓麵粉全部成無乾粉的絮狀,如果水的量不夠,可以另加少許清水。
5、下手揉成稍微偏硬一點兒的麵團,多揉一會兒,讓酵母粉和小蘇打均勻分佈在麵團中,然後蓋上保鮮膜,放到溫暖的地方等待發酵。
6、用了兩種發酵粉發麵,發酵時間可縮短一半。用手輕輕撥開,可見內部組織呈細膩蜂窩的拉絲狀。
7、將發酵好的麵團移到面案上,揉一揉排氣,接下來關鍵的步驟來了:取出擀麵杖,將麵團擀薄,厚度大約一公分左右,然後在其表面均勻撒上一層幹麵粉。
8、將上圖的面餅對折,上面再撒一層乾粉,以此類推,對折後再繼續擀、撒乾粉,大致折疊三次即可。
9、然後將面片從一邊折起卷成圓筒狀,用刀切成大小合適的面劑子,如下圖這樣。
10、拿起一個面劑子放在一隻手上,將大拇指向下壓,使面劑子對折,如下圖。
11、將面劑子的橫斷面用手向中間整理。
12、最後整理成饅頭的形狀,擺入蒸鍋的蒸籠屜上,擺的過程中間要留有一定距離,注意蒸籠屜要提前塗層薄油或鋪好蒸籠佈防粘,蒸鍋中的水要足量。上蓋上蓋子等待二次發酵,大約十分鐘左右,開始加熱,全程中火,大約十五分鐘即可關火。
13、關火後不要著急開蓋,三分鐘後再打開,而且要注意鍋蓋上的蒸餾水不要滴落到饅頭上,預防塌陷和美觀,這樣一鍋胖乎乎的饅頭就蒸好了。
蒸饅頭時用這手法再多加小蘇打這以1調味料,口感非常勁道有嚼勁,而且面香濃郁,不用吃菜,空口都能吃倆,感興趣的朋友也試試做吧。
小貼上:
小蘇打的量不能多餘酵母粉,否則會有濃濃的堿面面兒,還有可能蒸出的饅頭發黃。
小蘇打和酵母粉最好用溫水融化後再和麵,這樣麵團發酵的比較好。
饅頭生胚不要發酵時間過長,大約十分鐘左右即可,時間太長蒸出的饅頭太蓬鬆,降低勁道感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