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魚去腥,這4個部位一定要洗凈,比抽「魚腥線」管用多了
2022/07/04

只要是魚,就免不了會有魚腥味,一不小心沒有處理好,那麼燉出來的魚是非常難以下咽的。好在有的朋友做魚時,還懂得將「魚腥線」抽掉,認為這是魚腥味的主要來源,其實只抽魚腥線是不夠的,魚腥味的主要來源并不是魚腥線,而是魚身上的其他4個部位,只要把這4個部位去除,那麼做出的魚只有鮮味,沒有腥味,怎麼吃都好吃,一起來看一下吧!

1、黏液

首先我們要去除掉魚身上黏糊糊的液體,因為這些黏液是魚腥味的主要來源,這種黏液中含有三甲胺,在常溫條件下,三甲胺從黏液里揮發出來散在空氣中,我們聞到的腥味其實就是這種氣味。

去除魚身上的黏液方法很簡單,第一種就是撒一把鹽在魚身上,然后用力的揉搓2-3分,然后再抹上一層面粉或者淀粉,繼續揉搓2-3分鐘,然后沖洗干凈即可。

第二種方法就是先用刀把魚身上的黏液刮一遍,然后用80度的熱水淋在魚身表面,就會看到黏液變白,用刀繼續刮掉,沖洗干凈即可去除。

2、內膜

做過魚的朋友都知道,魚的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的薄膜,這層黑色的內膜是最腥而且泥土味最濃的部位,不僅是腥味的來源,如果沒有去除干凈,做出的魚肉還會有一種苦味,所以這層黑色的內膜一定不能留。

這層內膜滑滑的而且特別薄,去除起來也比較費力,這里我們可以借助廢舊牙刷,用溫水浸泡,然后牙刷簡單一刷就能直接去除了!

3、貼骨血和魚腥骨

這兩個部位是很多朋友做魚時都會忽略的位置,貼骨血在魚腹腔中刺骨的位置,魚腥骨在魚的后部接近魚鰓的部位,這兩個位置也是魚腥味重要的來與之一,魚身上最腥的血液都聚集在貼骨血的位置,處理魚的時候千萬不要把這兩個部位落下。

去除貼骨血只要用指甲或者勺子稍微一用力,這層貼骨血就會破,然后我們用力的擠壓出來給它多沖洗幾遍即可。

去除魚腥骨時,將這塊骨頭的兩側各使勁推一下,聽到斷裂的聲音,然后就可以取出來了。

4、魚腥線

魚身兩側各有一條白色的線,大家都稱之為魚腥線,其實叫「腥腺」,這條線同樣也是會分泌出帶有三甲胺的黏液,同樣是腥味的重要來源。

去除魚腥線非常簡單,在魚鰓下方大約1厘米的位置切上一刀,注意不要用力太大,大約是整條魚厚度的五分之一做魚即可,把切口用手撥開,看到一個白色的小點,這里就是魚腥線了,拉出魚腥線同時用另一只手拍魚的背部,感到魚腥線可以拉動的時候,就可以了。魚腥線一共有兩條,別忘了用同樣的方法把另一條也去掉哦!

所有腥味的來源都去除掉以后,不管哪種做法,最好是把魚再腌制一下,這樣做出來的魚就會完美無腥味了!

腌制方法很簡單:一勺白胡椒粉,適量的蔥蒜和姜片,再加入兩勺料酒,給它前前后后,里里外外地做個SPA,然后靜置15分鐘左右的時間,然后去除輔料,如果下油鍋的話,別忘了把表面的水分處理干凈哦!

承包你一個月的菜系,不用再為每天做什麼菜發愁了,趕緊收藏?
2023/11/03
為啥排骨焯水后又腥又柴?聽聽大廚怎麼說,原來一直用錯水了!
2023/10/26
保姆獨門海帶湯秘方,讓湯頭更鮮美
2023/08/08
超市買榴蓮時,學會這5招,挑出母榴蓮,皮薄肉多,個個是5房果肉
2023/05/12
自從學會花卷的懶人做法,自行發面,我家隔天就做2大鍋,真香
2023/05/12
炸肉丸子,謹記3不放,加3樣,外酥里嫩不吸油,放涼也不硬
2023/05/12
正宗秘制的五香茶葉蛋,廚師長手把手教你做法,簡單又美味
2023/05/12
天氣漸熱,分享4種絲瓜的家常吃法,第4種很少人吃過,清熱解暑
2023/05/12
這樣發面零失敗,蒸饅頭包子都不在話下,一看就會,一做不廢
2023/05/12
兩分鐘學會家庭自制腸粉,濃濃的米香,爽滑筋道,比買的還好吃
2023/05/11
煮面條軟塌佗成一團?只需6個小技巧,面條勁道爽滑,家人超愛吃
2023/05/11
脆皮糊怎麼調才酥脆不回軟?媽媽用了30年的做法,外脆里嫩零失敗
2023/05/11
吃芋頭的季節,教你做芋頭糕,鹹香軟糯,做法簡單,比飯店好吃
2023/05/09
涼拌松花蛋,這3種調味料缺一不可,放錯了,難怪松花蛋不入味
2023/05/09
蒸饅頭時為什麼要放白糖?很多人不懂,怪不得發麵慢,饅頭又難吃
2023/05/09
蔥油餅想要外脆里嫩?第一步是關鍵,很多人做錯,難怪成品不好吃
2023/05/09
飯店做的五香花生為啥好吃?記住1煮2泡的技巧,清脆爽口不油膩
2023/05/09
不論炒什麼肉,不要放鹽和料酒腌制,總廚教我一招,肉片鮮嫩不腥
2023/05/09
愛吃午餐肉的不用出去買了,簡單2步教你做,營養美味干凈又放心
2023/05/09
用了多年的一個脆炸糊配方,分享給大家,用它炸的成品外殼超級酥
2023/05/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