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圖集
創意菜譜
生活知識
肉食菜譜
素食菜譜
主食菜譜
甜點飲品
食材購買
湯羹菜譜
食材相剋
非洲人眼中的「超級美味」,為啥「入侵」中國后,我國吃貨拒絕吃
2023/03/10

喜歡吃西餐的朋友都知道,在法國菜中,有一道非常經典有名的佳肴,它就是法式焗蝸牛!據說,這道菜的起源是當時拿破侖與西班牙「對仗」時,被切斷補給的西班牙人發現叢林里有大量的蝸牛,所以,蝸牛就成了當時西班牙人的主要食物。

當戰爭結束后,法國人雖然沒有征服西班牙人,但卻把西班牙的這道美食帶走了,并且在今后的日子,讓這道菜大放光彩,與鵝肝、松露并列為法國的三大名菜之一。而在法國和西班牙人在吃蝸牛的同時,在遙遠的東非,當地的人們也把蝸牛當做美味來吃。

說句不夸張的話,蝸牛是很多非洲人主要蛋白質的來源之一!那麼,法國蝸牛和非洲蝸牛,又和今天老于要說的這件事有啥關系呢?正是因為法國人喜歡吃蝸牛,又把這道菜奉為「國菜」,所以,法國人每年都要吃掉上萬噸的蝸牛,把野生的蝸牛吃滅絕后,人工養殖的蝸牛也不夠吃了!

而且,隨著全球貿易的開始,法國人走到哪都要吃一口家鄉的蝸牛,所以,當時為了滿足法國人的「胃」,世界各地紛紛開始養殖蝸牛。但是,大家發現,法國人吃的羅馬蝸牛,繁殖能力很差,等養大端上桌,黃花菜都涼透了!所以,非洲的大蝸牛就成了人們的首先目標!

非洲大蝸牛,俗稱「褐云瑪瑙螺」,因蝸牛的外殼上帶有瑪瑙般漂亮的紋路而著稱。這種蝸牛最大的特點就是繁殖速度非常快,從一只蝸牛的卵到長大性成熟,再到排卵繁殖,一次性可以排300多枚卵,關鍵是這種蝸牛一年排卵4次,也就是說,一只蝸牛一年就能繁殖1200多只蝸牛。

而早在上世紀20年代,非洲的大蝸牛就被引入到我國,當時養殖這種蝸牛,主要是以觀賞的目的。因為,非洲的大蝸牛可以生長到近40厘米長,15至20厘米高的大小。說句不夸張的話,這麼大的蝸牛,和一只貓的大小沒有多大的區別。

那麼問題來了,為啥這種蝸牛到了我國,吃貨們卻拒絕吃,甚至可以說不敢吃了呢?其實原因主要有3點,下面就一起看看吧。

第一點:寄生蟲太多

金蘭醬油總裁:鐘秋桂

早在1935年發生了一件足以影響我國吃貨的事情,就是台灣著名的醬油品牌,金蘭醬油的老總,一家5口人在吃完非洲大蝸牛后,因蝸牛中的寄生蟲而死亡,唯一沒有死去的是一口未吃的小兒子。

所以,從這件事情之后,人們紛紛不再食用,不僅如此,拿來養殖觀賞的人們,也因為它含有寄生蟲,都紛紛的放棄,而這就是蝸牛在我國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。當初,人們并沒有全部把這些蝸牛殺死,所以有些蝸牛就到了無人看管的野外,再加上它恐怖的繁殖能力,所以,現在在南方,很多地方都有大量的非洲大蝸牛。

第二點:心理因素

對于缺乏蛋白質的非洲朋友來說,蝸牛的體型是越大越好。但對于我國的吃貨來說,吃和貓一樣大的蝸牛,首先心理這一關就過不去。想想比手指還長的觸角,比手掌還大的蝸牛頭,真的是下不了嘴啊!

其次,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,一只蝸牛大約有25000顆牙齒,關鍵是這種蝸牛啥都吃,什麼植物、動物,甚至是土壤、水泥、木頭,所以,這種蝸牛已經不能稱之為美食了,說是害蟲也不為過。

第三點:全熟后無法吃

很多朋友會說:寄生蟲太多,煮到全熟不就可以了?但是,非洲的這種大蝸牛,如果一旦烹調至全熟,就會和福壽螺似的,嚼不動,完全失去吃它的意義所在!這也是為什麼,我國的吃貨不吃的主要因素。畢竟有寄生蟲經過人工養殖也好,經過高溫殺菌也罷,總能去掉,但煮熟之后嚼不動,這就無法吃了!

——老于說——

其實,老于還想說,如果真是的「絕世美味」,我想肯定還是有很多朋友會冒著危險去吃的。但是,這種食物到了,說實話,再好吃,市場也不大,畢竟咱們中國被譽為「世界美食王國」,這個名號可不是吹的!最后,問一問朋友們,不管是吃還是當做寵物養,你會選擇非洲大蝸牛嗎?我是饞嘴老于,感謝大家的觀看,謝謝!

1個蘿卜4個雞蛋,教你不一樣吃法,比包子簡單比饅頭好吃,太香了
2023/03/09
教你不用料理機做紅豆沙,香甜細膩,做法簡單,嘗過就不想吃買的
2023/03/07
90歲老奶奶吃了50年紅豆的養生做法,不打豆漿不熬粥,越吃越精神
2023/03/07
廣式腸粉的家常做法,爽滑Q彈,做法簡單,學會再也不用出去吃了
2023/02/27
夏天做彈糯松軟的大米發糕,太容易了,10分鐘搞定全家早餐
2023/03/05
紅豆加花生米打成糊,好多人不懂有啥用,真是厲害,不懂吃可惜
2023/03/07
懶人版大米發糕,米香四溢,柔軟香甜,比蛋糕還好吃
2023/03/05
廣東人愛吃的腸粉,在家也能做,教你配方和比例,爽滑細膩真解饞
2023/02/27
8元1份的腸粉,在家2元做一頓,只需1口鍋,筋道爽滑,比買的更香
2023/02/27
紅豆別只會用來燉甜品,大廚教我這樣做,比包子更酥香,真解饞
2023/03/07